测站点后视点放样点

2024-06-05

请问在全站仪放样是为什么要测站点与后视点之间的距里要大于测站点与

距离是不限制的,只要在全站仪的目镜的有效范围内就行了。

确定是导线控制点,坐标返算边长和实际测量边长较差2-3cm是正常的。因为导线坐标成果是经过坐标平差计算的,肯定与实际测量的距离有出入的,前后视点距离250米以上,边长较差2-3cm没有多大问题。

14米距离是近了点,这么近的话出现这点误差肯定是允许的啊,但这个还是可以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的,再说37mm不算大的误差啊,全站仪本来就不准。

全站仪坐标放样详细过程步骤

备注,前后移动棱镜,直至测距后平距为0。

否则,测站点或后视点就有问题。 开始放样工作。 (1)输入放样点点号,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并显示放样点与测站点的方向和距离。

这个要自己多操作几次,你看了文字实际操作前几次还是很慢。

用全站仪如何坐标放样?

根据仪器提示输入放样点坐标,输入后 一般仪器会显示 角度 、 距离、 这表示根据你输入的数据仪器算出要放样的点和站点的关系, 然后 把仪器转到水平角数据显示为0°0分0秒,这表示要放样的点在这条线上。

>输入放样点的坐标,确认后仪器会显示距离及角度参数。>按显示屏提示转动望远镜,当水平角偏差为0时固定。>指示跑棱镜者走到视线方向,按仪器给出的距离,估计他应该去到的位置。>测量一次。

选择一个已知点,架设仪器,整平-对中,输入该点坐标以设置测站点,同时由另一人在另外一个已知点架设棱镜。输入后视点坐标后,将全站仪瞄准棱镜进行后视,测距-记录。放点,输入需要放样点的坐标。

当测站点和后视点离放样点比较远或者有障碍物时,怎么转点呀?

否则,测站点或后视点就有问题。 开始放样工作。 (1)输入放样点点号,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座标和高程,并显示放样点与测站点的方向和距离。

否则,测站点或后视点就有问题。开始放样工作。输入放样点点号,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并显示放样点与测站点的方向和距离。

其中一点设站,架全站仪,另一点放棱镜;点击数据采集,输入测站点(就是放仪器点)的坐标和仪器高,点击下一步;输入定向点(就是不架仪器的一点)坐标,棱镜高输不输都行。

什么是测站点,什么是后视点,什么是放样点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椅上就能直接获取车的后部、侧面、底部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方便驾驶员操作,防止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各国都规定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而且所有的后视镜都必须能够调节方向。

放样是测量一个应用分支,是通过不同的方法采用特定的仪器,把人为设计好的点位(已知点)在实地给标定出来。一般采用常规的放样方法很多,如经纬仪交会放样,全站仪的边角放样等等。

当仪器架在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时,相对于前进的方向来说,已知的数据点在后方,称为后视点。前视点可以看成是目标点,就是要进行测量的点。

相关文章推荐: